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有效期: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MB1560325/2021-67343

关于《景德镇市“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规划》的解读

来源:市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1-12-17 11:10 访问量:

经市政府同意,市应急管理局、市发改委联合印发了《景德镇市“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就编制背景和依据、主要内容、主要特点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和依据

十四五”时期,在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我市自然灾害呈多发易发和规律性减弱的趋势,再加上现有防灾减灾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全、基层基础力量薄弱等问题,防灾减灾形势严峻。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我市“十四五”时期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加快建设符合我市实际、统筹应对各灾种、有效覆盖各环节、综合协调各方面的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新征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江西省“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景德镇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编制了该规划。

、《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明确,我市“十四五”防灾减灾工作及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坚持“预防为主、综合减灾”,坚持“精准应对、科技支撑”,坚持“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到2025年,全市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灾害防治体系协调运作,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基本摸清,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不断完善,水旱灾害、气象灾害、森林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更加精准,自然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应急救援力量和装备建设得到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稳步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提高。

《规划》围绕全面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提出我市“十四五”期间防灾减灾事业发展重点领域的10项主要任务。其中,完善防灾减灾救灾管理体系方面包括优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构建灾情信息管理舆情应对机制、完善社会力量和市场参与机制、提升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提升防灾减灾救灾防治能力方面包括加强风险基础信息建设、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救援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加强注重人才队伍培养和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能力。

《规划》紧密结合我市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工作重点和发展思路,聚焦未来五年内防灾减灾工作主要任务,部署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科技支撑能力提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防灾减灾科普宣教基地项目等四项具有紧迫性、示范性、引领性的防灾减灾重点工程。

三、主要特点

一是注重完善体制机制。紧盯应急体制机制改革任务目标,强化综合防灾减灾理念,全面提高自然灾害防御能力,为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新型人文城市新范例、特色产业发展新高地、全域融合发展新格局、共同富裕实践新样本、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新征程提供安全保障。

二是注重基层基础工作。《规划》从完善社会力量和市场参与机制、提升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能力等方面,谋划了构筑防灾减灾人民防线的蓝图,将为落实我市“五新”战略行动,提升全市的减灾工作水平,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注重提高能力水平。以推进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为主线,从完善灾害监测预警机制、提升灾害工程防御能力、提升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灾害救助保障能力等着手,切实推动自然灾害防范和灾后处置救助能力水平不断提高。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