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应急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持将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以防范化解风险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创新为主题、以重点巩固提升为主调,勠力同心、担当实干,全年24小时应急值守,在苗头初现时化风险,把稳把牢重点安全领域,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保持了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1-12月,全市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双下降”,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4起、死亡15人,分别减少2起、2人,同比分别下降12.5%、11.8%;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连续21年杜绝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是全省唯一实现连续21年无重大及以上事故的地市);在追风赶雨中战洪水,成功防御多轮强降雨和“杜苏芮”超强台风,牢牢守住城乡用水安全底线,夺取了防汛抗旱“双胜利”;在群山万壑里灭林火,推进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正规化建设,制止和处置违规野外用火180余起,实现了森林火灾“零发生”;在灾害防治上巧施策,创新开展无脚本应急演练,统筹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地震地质灾害防范应对,确保了自然灾害“零伤亡”。全年迎接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救灾减灾、应急管理等国家级、省级综合和专项检查考核63次,顶住了压力,经受了考验,不缺位、不失位,展现了应急管理部门的担当与作为。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以专项行动为牵引,安全生产形势取得新成效。始终秉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以超常规举措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一是持续传导压力强责任。党委政府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第一时间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常态化听取安全防范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市政府向4个县(市、区)政府和2个园区管委会议,以及48个负有安全生产直接职责的市安委会成员单位下达《安全生产责任书》;党政领导积极参加市县党政正职应急管理网络专题培训,全员带队督导督查安全生产。市安委会多次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等会议研究部署交通、燃气、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防范工作。市安委办组织6个综合督查组,全年包干负责、监督指导负责各县(市、区)、园区安全生产工作。各有关部门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分兵把守、齐抓共管,及时发现并查处企业的非法违规问题,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持续打好企业安全生产“五个一”“十个一次”活动、主体责任履职报告、约谈等“组合拳”,推进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安全教育培训考核,考核各类特种作业人员3542人,高危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604人。二是加强调度监管抓整治。坚持把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作为重中之重,狠抓3个层面27项任务落实,建立“月例会”“定期通报、常态督促、随机暗访”等工作机制,加强调度推进。各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坚持“四个一批”开展精准严格执法,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深入生产经营一线宣讲帮扶,督促指导自查自改,助推企业提升整体安全水平。全市排查重大事故隐患874条,整改完成870条,整改率达99.5%,抽查检查企业总数8209家,对重点企业帮扶指导2926家次,行政处罚1261次,责令停产整顿49家,曝光、约谈、联合惩戒企业487家。三是紧盯阶段重点严防控。坚持从严从细从实抓好二十届二中全会、全国全省“两会”、新兴工业强省推进大会、瓷博会、航空产业大会、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安全防范工作,第一时间向各地各部门各企业送达相关通知要求,推动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结合安全生产阶段性规律特点,采取明察暗访、发文提醒、蹲点驻守等方式,加大对旅游景区、交通出行、城市消防、城镇燃气、高危行业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力度。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期间,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挨家提醒督促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企业主要负责人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确保了直管行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二)以体系建设为支撑,灾害防治能力实现新提升。始终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力组织抢险救援、救灾救助,扎实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一体化格局构建。一是防汛抗洪应对有力。立足早谋划、早部署、早准备,提早修订《景德镇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严格落实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责任制、部门分工责任制、包保责任制等各项责任制,25个责任单位和有关县(区)、乡镇(街道)对中心城区的城防堤巡查值守进行了包片分工,公示明确全市8座大中型水库、450余座小型水库“五个责任人”和其它水工程各类责任人,全市2900余个地质灾害点均设立警示标志、落实责任人和监测人员,进一步强化和落实防汛各项责任。组织水利、住建、城管、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行业安全隐患排查,发现消除安全隐患70余处;推动各县(市、区)开展全面检查14次。突出做好中高考、端午节、龙舟赛等重点时段防范应对,召开防汛会商会议9次,确保全市安全度汛。二是森林防火处置高效。进一步压实林业部门主“防”、应急部门司“救、公安机关主“查”的各方责任,持续开展春季平安行动、森林防灭火百日攻坚行动、违规野外用火整治“啄木鸟”专项行动、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等。全市595名护林员累计宣传巡护54.7万小时,巡护里程213.2万公里,制止和处置违规野外用火180余起。全市各级林长累计巡林1700余次,协调解决问题116个,开展森林防灭火宣传活动260余次,制止野外违规用火308起,教育劝阻人员336人,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7.7万米,面积约3950亩。全市开展“以水灭火”扑救森林火灾实战演练17次,森林火灾扑救水平明显增强。三是救灾救助精准及时。调整优化减灾委员会工作机制,推动组建7个救灾救助专业委员会,全力做好气象预报预警和灾情调度工作,加密灾害风险形势会商研判,应用“党建+应急管理”系统发布高温、风雹等各类预警信息427条。全力做好灾害期间灾情统计上报工作,合计审核上报灾情50余次。全力做好寒潮天气防范应对和2022-2023年度冬春救助工作,累计下发冬春救助资金1892.8万元,救助10.5万人次。
(三)以能力提升为核心,应急指挥机制迸发新动力。始终高度重视应急能力提升工作的重要性,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完善应急能力提升机制,不断助力应急能力补短板夯基础,推动应急指挥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力量建设更加扎实。推进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正规化建设,启动市级专业森林消防支队组建工作,面向社会公开招聘30名队员。巩固乡镇(街道)“六有”、行政村(社区)“三有”标准化建设成效,基本完成乡级不少于30人、村级不少于1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二是指挥调度更加顺畅。完善集值守场所、综合展示、视频会议、集中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市级应急指挥平台,持续推进值班调度规范化、会商研判常态化、应急指挥专业化、信息报送标准化、综合保障一体化建设,应急信息全面汇聚、快速展现、上传下达、协同会商、指挥调度等支撑功能更加齐全。修订印发14个市级专项应急预案,指导开展全市危险化学品泄漏、浯溪口防汛、景德镇地下综合管廊项目部防汛等应急演练,创新开展无脚本应急演练20余次,现场应急指挥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应急保障更加有力。全局78名职工一年365天、24小时值班值守,重要时期和节假日期间严格执行由一名县级、一名科级干部和值班员三级带班制度,确保人员到岗到位、信息畅通无阻。积极构建实物、协议、社会等多元化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实物储备帐篷、折叠床、棉被等6个品类的民政救灾物资以及冲锋舟、橡皮艇、编织袋、便捷式照明灯等20余个品类的防汛物资,基本实现三级救灾响应物资保障需求。
(四)以改进作风为引领,干部队伍建设展现新风貌。始终保持严的作风、实的态度,紧盯不放,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具体,引领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形成真抓实干、担当作为的浓厚氛围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一是主题教育入脑入心。坚持把开展好主题教育和学习宣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政治责任,健全“党委抓支部、支部管党员、党员带群众”联动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做忠诚卫士、应急先锋、安全尖兵。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第一宗旨”,局领导班子选定7个课题,开展实地调研17次,推动解决问题23个。二是规范提升走深走实。聚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精准执法”要求,围绕“一个计划、两份文件、三项制度、四个突出、五项活动”,在全系统开展“执法规范提升年”活动。严格执行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全面完成276家年度监督检查任务。组织全市应急管理监管执法培训12次,市县乡3级参训执法人员共计420余人次。开展应急管理综合示范执法4次、交叉检查4次、监督评议4次、执法比武1次。依托“互联网+执法”系统开展执法活动243次、同比增长25.26%,全年向应急管理部报送合格典型案例29例,实现报送率、合格率“双100%”。三是应急招牌越擦越亮。积极投身“五型政府”和“四强党支部”建设,组建3支“窑火红”志愿服务队近40人,引导党员干部在创文创卫、平安建设、工业倍增、乡村振兴等全市中心工作中勇担重任、冲锋带头、攻坚克难。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践行应急管理领域柔性执法,落实“容缺受理”“无感审批”“无感监管”等改革举措,办理各类依申请审批事项1725件,不断提高企业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突出面向企业和社会,精心组织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参加江西省科普讲解大赛获二等奖。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市应急管理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城市安全、农村安全和园区安全,统筹传统安全风险防范和新业态新风险防范,统筹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以更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名片擦得更亮。
(一)深耕管党治党责任田,让“好”的新风更充盈。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落实应急管理部门双重领导体制,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大力培育“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价值追求,“预防为主、应急为重、管理为要”工作理念,“严准狠实”工作作风,全力守护社会安定、发展安全、瓷都安澜。
(二)织密安全生产防控网,让“稳”的态势更巩固。聚焦工矿企业和交通、建筑、燃气、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持续深化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谋划实施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纵深推进制度化源头预防、常态化风险排查、信息化监测预警、精准化监管执法,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强新业态风险管控,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坚决减少各类事故起数、伤亡人数。
(三)打好灾害防治主动仗,让“统”的成效更彰显。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理念,扎实推进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强化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全面提升防灾减灾韧性能力。健全自然灾害防治责任体系,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严格落实提前转移制度,有力应对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地震地质等各类灾害。
(四)用好改革创新关键招,让“进”的势头更强劲。立足全灾种大应急,加快各级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推广无脚本应急演练,推动由“被动应急”向“主动备战”转变。加强各类应急力量建设,唱响基层应急管理、专业森林消防、航空应急救援等“三大品牌”,健全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救援联动机制。支持培育安全应急产业,深化“智慧应急”和公共安全文化建设,以工作确定性有效应对风险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