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有效期: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H00260-0302-2017-0001 发布机构: 市安全监管局

2018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安排

发布时间:2017-12-29 16:22 访问量: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安全生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任务光荣而艰巨。2018年,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真抓实干、开拓创新,进一步促进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进一步下降,一般事故进一步得到有效防范,较大事故进一步得到有效遏制,坚决杜绝重大事故,职业病危害防治取得积极进展,切实维护瓷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为打造“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景德镇样本作出应有贡献。

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安全责任落实到位,督促企业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责任,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企业全过程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安全管理落实到位,企业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建立分级管控制度,实施风险公示和分级管控,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治理安全隐患。安全投入落实到位,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管理使用制度,建立企业增加安全投入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工伤预防机制。安全培训落实到位,严格落实企业“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企业职工先培训后上岗制度、高危企业推行“师傅带徒弟”制度和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应急救援落实到位,落实企业应急预案、应急准备和演练等应急处置责任。加大违法违规行为和事故企业惩处和对事故企业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力度。二是全面落实地方和部门监管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三个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明确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职责。强化开发区、工业园区、风景区等功能区的监管责任。健全责任考核机制。

二、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和《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一是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坚持管安全生产必须管职业健康,建立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一体化监管执法体制,形成齐抓共管格局。二是健全完善地方监管执法体制。加强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建设,强化行政执法职能。统筹加强安全监管力量,坚持执法重心下移,强化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建设,加强和规范乡镇(街道)及各类功能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三是健全应急救援管理体制。健全市县两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机制,加强矿山和危险化学品等应急救援基地和队伍建设,实行区域化应急救援资源共享。

三、大力推进依法治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和新《江西省安全生产条例》,进一步加大安全检查执法工作力度,切实解决“检查多、执法少”和“宽松软”的问题。一是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制度,制定实施监督检查计划,健全执法标准,规范执法文书,完善执法程序规定,依法严格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和运用行政执法信息系统,规范行政执法工作流程。建立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制度。二是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建立执法行为审议制度和重大行政执法决策机制,评估执法效果。完善安全生产执法纠错和执法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三是完善事故调查处理机制。坚持问责与整改并重,充分发挥事故查处对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促进作用。

四、建立安全预防控制体系。一是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建立完善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实行风险预警控制。紧密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危产业转型升级。二是严格安全生产准入制度。严把高危行业安全关口,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事项、办理程序和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环节。三是建立隐患治理监督机制。抓好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应用,实施全覆盖、无缝化、信息化、常态化动态监督管理。强化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执法,对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不落实的,实施严厉惩处措施。四是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定期排查区域内安全风险点、危险源,落实管控措施,加强部门协调联动。五是加强重点领域工程治理。深化煤矿、非煤矿山、职业病粉尘毒物的治理。加快实施人口密集区域的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企业生产、仓储场所安全搬迁工程。持续开展建筑施工专项治理,深化油气输送管道、燃气梭式窑等安全整治。六是建立完善职业病防治体系,构建市县两级职业健康监管支撑保障体系。

五、加强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建设。一是建立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化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安全生产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和运用。深入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管控”专项行动。二是健全监管执法保障体系。加强监管执法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确保规范高效监管执法。建立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制度,激励保证监管执法人员忠于职守、履职尽责。三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完善政府购买安全生产服务制度。将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服务纳入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培育多元化服务主体。四是发挥市场机制推动作用。在高危行业领域强制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完善工伤保险与事故以及职业病预防相结合的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五是健全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安全宣传教育,网络舆论引导,完善安全生产培训考核方式。建立安全生产“12350”专线与社会公共管理平台统一接报、分类处置的举报投诉机制。六是积极培育安全文化。深入抓好“安全生产月”,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六进”,努力营造有利于安全发展的文化氛围。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